申請注冊商標,但因為近似導致不通過實在是個讓人頭疼的事。其中,有很大一部分商標注冊失敗都是敗在了“近似”規則上。為了避免商標近似,在注冊前可以做些什么呢?
一、巧用《商標審查》標準
商標審查員判斷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存在商標近似、商標缺乏顯著性等問題,其主要依據來源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公布的《商標審查標準》。
商標申請人可充分學習《商標審查標準》,熟悉哪些情形下構成商標近似,商標近似的判斷標準是什么,商標缺乏顯著性如何認定等,從而在申請注冊商標時避開以上問題,提高成功率。
二、防范隱性規則
商標審查員判斷商標近似問題時,主要是通過查詢商標局數據庫中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商品、服務上已經存在核準注冊的近似商標,或者在先申請的近似商標。概而言之,商標近似的前提是兩枚商標使用于相同或近似商品、服務上。
馳名商標雖然遵循被動認定原則,卻享有跨類別保護特權,其受保護范圍可擴展至其知名度所及的商品和服務類別,而不是局限于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。
商標申請人在查詢商標近似時,不能僅限于相同或近似商品、服務類別,也需要查詢是否和馳名商標構成近似。
三、謹慎對待查詢結果
商標注冊申請中存在一些客觀因素,如查詢盲期、審查員近似判斷的主觀性等,這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到申請商標能否被核準注冊。
商標申請人提前做好相應的商標查詢工作,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標注冊的風險,但是因為上述客觀因素的影響,并不能保證所申請商標就一定會被核準注冊。
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??! 商標;專利;版權;法律